殯儀服務邊間好?道教/佛教喪禮儀式、收費全攻略
由「傳承殯儀」分享如何選擇一間合適的殯儀公司
面臨摯愛的離世,除了悲傷和不捨,家人還需為先人處理身後事。選擇合適的殯儀服務和喪禮儀式,不僅是在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延續,也是一份對逝者的尊重。然而,市面上喪禮服務的選擇繁多,不同套餐的收費和內容往往讓人感到困惑。本文將為您詳細講解有關提供殯儀服務的地點、常見的喪禮儀式種類及費用,幫助家屬更容易為逝者籌辦喪禮事宜。
哪些地方會提供殯儀服務?
提供殯儀服務的地方,只有以下主要的途徑:
1. 殯儀館
殯儀館是最常見的喪禮舉行場所,不僅提供場地,還能配合不同宗教儀式及全面的支援服務。
2. 持牌殮葬商(長生店)
如需更個性化的安排或更簡便的流程,不少持牌殮葬商能提供從靈堂佈置到遺體護理的全套服務。
以下地點並不會提供殯儀服務
1. 宗教場地
因利益關係宗教場所無法提供喪禮服務,家屬可聯絡殯儀服務公司協助籌備喪禮,包括場地安排、儀式流程、音樂選擇等,確保告別儀式順利進行。殯儀服務公司可根據不同宗教需求,為道教、佛教、基督教或其他信仰提供相應的服務,讓逝者獲得有意義的告別,同時為家屬和親友提供悼念與緬懷的機會。
2. 醫院/殮房直接出殯(院出/直出)
醫院或殮房不會提供喪禮服務及轉介,如簡約儀式需求,家人可聯絡殮葬商代為籌備,由醫院或殮房提供場地借用,直接舉行短儀式並出殯。
殯儀服務的喪禮儀式種類
1. 道教喪禮
- 由喃嘸師傅主持,儀式包括迎靈、祭靈、做法事(例如開路、破地獄、五路燈、坐蓮花)和送靈。
- 需設置靈牌、遺照、供品等,並遵從吉日良辰。
- 另有「做七儀式」,以求先人早日轉世。
2. 佛教喪禮
- 僧侶主持誦經、說法封棺及「三時繫唸」,儀式樸素且莊嚴。
- 祭品以鮮花或素食為主,且不燒紙錢、不殺生。
3. 基督教喪禮
- 安息禮拜由牧師或傳道人主持,程序包括大殮、唱詩、讀經、祈禱、瞻仰遺容等,可在教堂、殯儀館、醫院殮房舉行。
- 因宗教信仰,不設燒香、祭拜、招魂或引魂,亦無魂帛牌位。
- 傳統上不設靈堂,如依習俗設立,則僅擺放鮮花、聖經、十字架及先人相片。
- 無需擇日選擇安息禮拜日期。
4. 天主教喪禮
- 神父主持彌撒,程序包括祈禱、讀經、答唱詠、灑聖水及奉乳香等。
- 可在教堂、殯儀館、醫院殮房進行。
- 靈堂僅擺放鮮花、聖經、十字架及先人相片。
5. 無宗教喪禮(維新喪禮)
- 無需舉行任何宗教儀式,亦不受傳統禁忌限制。
- 無需專業師傅或神父主持,一切更為靈活自由。
- 可依照逝者遺願,個性化籌備喪禮,體現獨特意義。
- 儀式地點及時間不受傳統限制。
6. 潮州喪禮
- 潮州喃嘸師傅主持法事儀式主要包括誦經、拜佛、發關、禮血盆、拜牲及附廌祖先。
- 需設置靈牌、遺照、供品等,並遵從吉日良辰。
7. 鶴佬喪禮
- 鶴佬齋儀式主以如牛頭馬面、過芝麻橋、祭財大殮、買水餵飯、木神主。
- 需設置靈牌、遺照、供品等,並遵從吉日良辰。
綠色殯葬並不屬於喪禮儀式
-
綠色殯葬是一種骨灰處理方式,以環保理念取代傳統的土葬,以更符合環保概念的形式去悼念逝者。這種形式的殯葬通常包括以下特點和選項:
- 海葬:將骨灰散放在海洋中,回歸大自然,融入海洋生態系統。
- 紀念花園撒灰:將骨灰撒放於特定區域作為紀念,形成一個美麗而寧靜的紀念場所。
這些綠色殯葬選項提供了一種更環保和永續的方式來紀念逝者,同時減少了對土地和資源的利用。透過選擇綠色殯葬,我們可以為保護環境做出一份貢獻,同時紀念和懷念我們的摯愛。
殯儀服務的收費項目
一般喪禮所需開支包含以下範疇:
- 禮堂租金
- 棺木和附加用品
- 靈車及交通安排
- 花牌及靈堂佈置
- 香燭祭品
- 堂倌/法師服務
而大部分喪禮服務會以「套餐」形式提供基本需求,例如提供特定的靈堂佈置或服務人員。然而,如有特殊需求,例如選擇更大禮堂或高級棺木等,通常需要額外付費。
如何選擇最適合的殯儀服務?
根據消委會的調查,殯儀服務商的收費透明度較低,相似服務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報價。因此,在選擇殯儀服務套餐前,家屬應當:
- 查閱報價單:確定套餐所包括的具體項目
- 詢問額外收費:如使用高級物品、特殊要求、死亡證及火化費是否需額外支出
透過詳細比較報價,您能確保得到最適合且價格合理的選擇。
殯儀服務收費是否透明?
在處理親人身後事時,選擇喪禮服務應根據以下幾點考慮:
- 宗教信仰:確保儀式符合先人的遺願與習俗。
- 家庭預算:平衡開支和家庭經濟實力,謹慎選擇適合殯儀服務套餐。
- 透明度與口碑:選擇誠信且有良好口碑的商家,避免不必要的麻煩。
善用這些建議,您可以在打點妥當的同時,將更多心力放在陪伴親人,度過這段困難時期。
選擇殯儀注意事項
需要注意以下事項:
- 確認服務內容是否符合需求。
- 比較多家服務商的報價和評價。
- 確保服務商具有專業資格和經驗。
- 網絡上的殯儀資訊需謹慎核實,盲目相信網上資料可能導致得不償失。
- 洽談時,需保留好所簽訂的合約副本。
- 如遇投訴或爭議,可向消費者委員會求助。